1、人工成本如何計算?公式上似乎只和班次有關,但有一句話:單位製成品人工成本的大小受研發費用、維護費用支出多寡所影響。如何影響?
ANS:研發與維護費用為生產效率帶來改善,以同樣的人工為基礎下,生產效率的提升代表人工成本的下降,系統中並沒有對”人數”做計算,而是以每單位產品所分攤的人工成本為計算基礎。所以生產效率的提升會讓每單位元人工成本下降,也就是研發費用與維護會用帶來的效益。

2、單位產品的成本目前很少有人能詳細計算出來,能否舉個例子詳細說明一下?
ANS:單位元產品成本的計算方式:人工費用、材料耗用、管理及雜項費用,為主要的變動成本。加上與生產有關的費用,如:折舊、設備投資、班次變動、訂購等的費用,可算出生產產品之總成本。再將其除以生產量,即可得其單位產品成本。   以第0期為例,我們將損益表中的人工費用、材料耗用、銷貨成本修正額、維護費用、緊急採購費用、折舊、訂購成本、工作班次變換成本、設備投資費用、管理費用及雜項費用加總為1,898,820元,將1,898,820除以生產量330,000,可算出單位成本約為5.75。

3、我們現在經營了四期以後,由於大家都買原材料,價格已經達到1.69元,這時緊急採購的價格是不是還是1.5元,那不是說緊急採購反倒更便宜?
ANS:所謂緊急採購費用1.5指的是額外支付的費用,1.69為原物料採購的價格,若為緊急採購,每單位會增加1.5的緊急採購費用。如此一來緊急採購之原物料每單位要1.69+1.5元,所以沒有較便宜。

4、一般來說,原材料是本期採購,下期使用。但有一個組本期原材料為零,照常生產,原材料是系統緊急採購。本期採購的原材料原打算下期使用,但運行結果出來以後,發現本期採購的原材料也被消耗了,下期使用時又出現了原材料不足。這是為什麼?是不是原材料不足時就會消耗本期採購的原材料?
ANS:系統並不會主動進料,所謂緊急採購是在本期原物料不足時,將原本下期才能使用之原物料提早在本期先使用。所以其消耗的原物料由此扣除,下次能用之原物料就減少。

5、有一個組各市場計算銷售量很多,總量遠遠超過生產能力,運行結果發現市場佔有率很高,但虧損也較嚴重,這種情況除了研發,行銷、設備維護等資金過多外,是不是還有一部分虧損是由於訂單違約造成的?軟體上有沒有違約罰金?是如何計算處罰的?
ANS:系統並無設計違約罰金的機制,而市場需求遠超過生產能力且市佔率很高,卻虧損很嚴重。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在財務上,收入與支出的不平衡就會虧損,同學應思考收入是否有提高的空間及支出是否能再降低。